第558章(2 / 2)

受他们的奏本和陷害。

可是如今到了幽州十三州,李秋自己的封地,自己督管的地盘,难道还治不了你们这些士族的边缘富户了吗?

可以,对于他们这群不听话之人,李秋采取的绝对是铁腕政策。

比如之前逃兵役的那些人家,李秋可是签发政令在先,他们公然违抗在后。

有理有据,有法可依。

在逮住他们现行之后,李秋直接按照之前签发的政令上的条款,罚没家产1/3作为罚金。

要么怎么,在这件事情出来后,把那群士族门阀气得冒火。

同时也让杜如晦羡慕的眼红不已。

仅仅是幽州十三州被罚款的这些富户,怕是都够幽州军一年的军饷了。

要逃兵役这种事情,像东都洛阳,像长安,像山东、关内士族们,简直是太普遍了。

要是当今圣上能像李秋一样,搞出这样一个政策来,怕是以这群士族门阀的家底。

都够将夏州、庆州、泾州、长安等主要城池翻修一遍的了。

当然,他们那边的环境远不比幽州,李世民是决然不敢下这样的命令的。

对于那些士族门阀,皇亲国戚们的特权行为,朝廷方面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在唐朝,对户籍和各州县间的迁徙,律法方面是规定的很严格的。

不过除了长安、洛阳等核心地带,像一些的地域实际上的管理上只是一般。

如果没有灾荒发生的话,一般的百姓间的个别移动,也几乎没人去管。

但是在幽州等十三州地界,这种现象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在幽州和十三州内部的州县,城池,百姓间的流动放任不管。

官方的规定几乎成了摆设。

可是在十三州连通外界的地带,却是完全的封死和高压。

像外面的百姓,拿着通关文牒想要进入十三州,可以。

但是十三州内部的人要想出去?

统统不批!

除非是有少数奔丧这种重要事件的,都要上升到宋佑这个副总指挥级别亲批才行。

眼下的十三个州,简直是如同一个的自治国度一般。

李秋这么做的目的,一是方便管理。

二是加强了自己各种秘密,尤其是种子的外泄。

第三,也是最主要的一点。

那就是李秋和张蕴古、宋佑等人,通过一系列的政令和调动,已经把原有的十三州的官僚系统给架空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