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(2 / 2)

李秋要拿什么来养活这么多的百姓?”

“就他那十三个州的样子,他哪来的那么多粮食?!”

听到此,王珪也是沉思了片刻。

“陛下,其实关于这个问题,臣以及朝中很多人都思考过。”

“臣等也是想不通这件事。”

到这里,王珪有意的停顿了一下,很有深意的继续道:

“于是,朝中就有不少的大臣,向着李秋和幽州等地,是不是有意的大量接收各地流民。”

“并以此来讨好陛下,给自己增添功绩。”

“等到那些流民抵达了这十三个州之后,李秋也把他们都饿死。”

“甚至是将他们的尸体伪装成突厥人,再连环的冒充军功。”

“只可惜啊,他们派去幽州等地考察的御史等人,却是无功而返。”

听着王珪的禀报,李世民两眼中怒气升腾,重重的拍在了龙案之上。

“这群尸位素餐,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官们!”

“朕让他们去赈济灾民,他们一个个都当缩头乌龟,连声都不敢出。”

“可是到了这猜忌朝中重臣,诋毁别人的功绩这些事情上,他们一个个比谁都积极!”

“这简直就是在胡闹!”

王珪此时也是连连点头,“陛下的极是。”

“这北平王李秋,臣还是较为熟悉和了解的。”

“别他年纪,确实是一身才气,文可治国,武可安邦。”

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”

“更重要的一点是,李秋此子更是有着一颗忠君报国,民如子的赤子之心。”

“他还年幼,臣就是担忧,这些政客间的卑劣的诋毁,再寒了李秋的心,要是因此变得畏畏缩缩,碌碌无为,那可是我们大唐的一个损失。”

听着王珪的话,李世民此时的心中也是颇为恼怒的。

自己的这个儿子具体什么样,他这个当老子的清清楚楚。

这些弄臣想要诋毁李秋?

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!

......

不得不,王珪处在宰相的位置上,真的是将魏征、李秋、韦挺几人照顾的无微不至。

关于李秋和幽州的这预防针,打的是真及时和巧妙。

在两天后的早朝上,几名御史就纷纷站出列,奏本幽州大都督李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