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8章(1 / 2)

第428章

听到李秋的话,李世民当即就表示不赞同起来了。

“唉?!”

“她们无非两个丫头,有什么托大和屈尊的?”

“就当是孩子去你芙蓉园那里游玩了嘛!”

“对着高阳和长乐,你也不用太在意她们公主的身份。”

“这两个孩子,可都是知书达理,貌婉心娴,非常懂事的。”

而长孙皇后,也是同样的微笑,“李秋啊,陛下的正是。”

“像李音,不也经常去你那里游玩的吗?”

“你们这些同龄人,没事多亲近亲近也挺好的。”

听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的话,李秋的心中不由得一肚子苦水:

陛下啊,娘娘啊,那李音是李道宗的女儿,武珝的闺蜜,她能和高阳、长乐这两个您二位嫡亲公主相比吗?

还有,在这天底下所有父母的眼中,自己的儿女都是最优秀的。

长乐公主自己不太清楚,可是那位高阳公主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。

怎么到了您二位嘴里,就都是这么高的评价了呢?

殊不知,李秋在暗自腹诽高阳之时,竟然把自己也给装了进去。

在以往每逢谈论起李秋时,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评价可要比高阳高多了。

当吃完饭,李秋陪着李世民下棋,聊天。

而罗可心则是由长孙皇后拉着,趁着阳光好,到宫殿外面去走一走。

就如同从前一样,在下棋之时,李世民总喜欢将最近朝内发生的事情同李秋聊一聊。

想听听李秋的见解和看法。

由于李秋已经近一年都没回来了,李世民这边的问题也就多了些。

在李世民同太子,魏王,蜀王等皇子独处时,也偶尔会问他们一些时政看法。

不过那种,倒更像是父亲对儿子功课、进步的一种考验。

而对李秋,就完全不同了。

倒更像是同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王珪、岑文本这些人一样,交流各自的看法。

并且,李秋的思维和立意,以及出发点,都与常人有非常大的差异。

往往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这也是李世民一直都喜欢和李秋聊这些的原因。

“李秋啊,关于这义仓之事,你具体的看法是如何?”

“今年时,你们幽州等十三个州,向朕申请,取消义仓,朕批准了。”

“从目前的情况看,就算是没有义仓,你们也依然非常好的度过了这场饥荒。”

“同时还收留了十几万的流民。”

“虽今年你们那边受灾的情况很轻,但是能够一口气收留下这么多的流民,也足见,就算是有灾荒,你们的准备依然是很充分的。”

“不过,退一步讲,假若是没有今年的义仓,那吐谷浑和泾州的战事,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。”

听到此,李秋想了想后道:“陛下,在臣看来,这义仓,就是一种变相的将朝廷该去的负重转移到百姓身上的做法。”

“对于每一个我大唐的百姓来,该交的赋税交了,那些徭役、兵役,也都服了。”

“像这些旱灾、洪涝这些灾害,本就应该是朝廷该去解决的事情。”

“凭什么又要让百姓额外的增加负担?”

“至于这义仓中的粮食,帮了前线的大忙,这一点乍一看确是这样。”

“不过,若是仔细去想,这不就是相当于从百姓的头上多征了一份战争税吗?!”

“在史书中,这样的赋税名目并不稀奇。”

“臣记得,在年初时,陛下命王珪和魏征等人,以抚民以静,休养生息的策略治国。”

“于是当初那些提议义仓的官员们,有种种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