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有车一族(2 / 2)

六后,市场上管理的越来越严,没票就别想着买肉,李建华也只是偷偷哪一些,他可不敢大张旗鼓的往回拿。

“马师傅,瞧瞧,上好的板油,一会儿咱们练了油吃油滋啦包子。”李建华从供销社弄来板油,又拿了几个鸡蛋,一根白菜,一小袋白面。

板油是当初和供销社协商好的,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每月供应他们三四次次,现在就算是他有关系也只供应一两次了。

你说五五的时候也开始用票了,那会李建华刚穿过来买肉好像没这么费劲,但不知道为啥过了几个月怎么东西就紧缺了,买啥都不好买了。

怀着好奇,他问了问在供销社上班的二婶,这才明白原因。

人们的日子好过了。

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,李建华得到这个答案当时也是懵圈的,为啥人们的日子好过了反而东西却难买了。

原来是因为种花的人太多了,以前大多人都没那个消费能力,能舍得大口吃肉的就那么多人,就算是手里有票那你得有钱才行啊!

现在不同了,计划经济的特点显露了出来,人们有了工作,平等了,你有钱那得有票才行,而那些曾经买不起肉的有票了也有钱买肉了,所以买肉的人基数变大了,简单点说就是现在彻底变成了卖方市场,那你就得按人家的规矩来才行。

不说这个了,总的来说就是你得听上面的计划,这就是为什么李建华想趁着机会多让小酒馆囤酒的原因了。来小酒馆常喝酒的就那么几位,要是被限制了,他们酒馆还怎么挣钱啊!

是,他们是正式工,工资肯定没问题,但奖金呢!

“食堂要是想挣钱那就得多辛苦,这多辛苦就得给干的人补贴。按照上面的规定,最后结余的十分之一可作为奖金,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。”徐慧真再聚餐时说道。

这里的结余就是抛去各项费用以及工资,最后剩下的钱。

“我同意。”马师傅一听这话把盛鸡蛋汤的勺子都放下了赶忙举手同意。

“我也同意。”何玉梅也赶忙举手同意。

“那我就更同意了,一个月要是能结余五百,五十块钱,咱们是三个人加上两个经理,那一个人就是十块钱。”孔玉琴看了看几人说道。

她还不算太傻,把徐慧真和李建华也加了进来,小食堂这边现在就孔玉琴、马连生和何玉梅三人负责。

赵雅丽是会计,家里有八个孩子需要照顾,所以工作安排上分到了小酒馆。至于蔡全无,上班后就忙着拉酒,暂时归到了小酒馆这里。

“你们那边到是合适了。”赵雅丽一听能高兴才怪,谁不想多挣钱。

“哎!小酒馆想挣钱那得有外财。我和建华商量了一下,想买台拖拉机,到时候进货的时候帮人拉拉货啥的,你说这奖金不就来了嘛!”徐慧真看着赵雅丽说道。

“拖拉机?”赵雅丽惊讶道。

“是啊!有了拖拉机,咱们以后不管是拉酒还是拉粮食都方便了。咱也不买新的,我想办法从我三叔那买台旧的,虽然买了拖拉机会影响今年的整体利润,但总的来说还是合适的。”李建华说道。

大家一听就明白了,钱是从之前的账上取,又不影响他们的工资和奖金,而买了拖拉机后的好处可是显而易见的。

“大家要是同意的话,我下午就去居委会申请。”李建华看大家没反对满意的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