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漕帮内乱(1 / 2)

锦衣大明 苏渔川 2258 字 11个月前

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的—《》第二十二章漕帮内乱

离开驻地,梁叛骑马在古平岗下缓缓前行。

他给斥候总下了个两夜两天没有休息的命令,这并不是他不懂得体恤下属,也不是他冷酷无情。

因为他只有两天时间。

而且缇骑所的行事风格向来就是这样,是冰冷而肃穆的,没有温情可言。

缇骑所隶属于锦衣卫,是卫军的编制,他们就是不上阵的军队。

梁叛知道自己的方法虽然比较死板,但是方向是正确的。

因为所有稍微高效一些或者说有针对性的办法陈碌全都尝试过了,比如查各城门的进出记录,比如查稳船湖的泊岸记录,比如从两县户科那里调查和扬州盐商相关联的宅邸。

现在只有这个死办法。

但是人手依旧缺得多。

整个南京城里三进以上的大院不算多,可也总有上百户,院子越大,房间就越多,人口也越多。

要在两天时间内,将这么多人和房屋全部筛查一遍,还是暗中调查,这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况且,除了这些大规模的宅院,还有无数的二进院、单进院,除了这些私人宅邸,可以留宿之处还有客栈、青楼。

还有更加开阔的外城,以及无边无际的城外……

马蹄儿嘚嘚嘚地走在道路上,眼看着重新穿过定淮门,出了南京城,正打算原路返回,却见前方道路上一大群身穿短衣的汉子,人数足有上百,正气势汹汹地向这边走来。

非但岸上,就连道路旁边的外秦淮中,也有一条条船穿梭而过,船上尽坐着各样单衣短打的汉子。

梁叛眼睛瞧到船上的标记,却见是个“锦”字,原来是漕帮锦衣总的船。

只是不知道这帮漕帮弟兄为何今天在此集会起来?

他转头看看守门的兵丁,见他们神色自若,只是看热闹般得瞧向漕帮浩浩荡荡的人群,这般阵仗下面居然毫无警惕之色。

梁叛便下了马,朝其中一个问:“小哥,敢问这帮人在此做甚么的?”

那守军见过他的牙牌,知道他大小是个军官,又见他客气,便轻松地笑道:“那是漕帮,大概又要去祭晏公庙。”

对面的守军道:“这是清凉门出来的,前面还过去一批,是三山门来的。”

梁叛心道:三山门的那一批,自然就是旗手总冯二他们了。

他忽然心中一动,向两个守军拱拱手,掉转马头便往晏公庙去。

晏公庙在江边,出了定淮门顺路往北走不远就到。

梁叛骑在马上,走没半里地,就瞧见前方江边一座小庙跟前,人头攒动,香烟袅袅,已经有人在祭拜上了。

连忙打马上前。

这晏公庙说白了就是水神庙,保江海风平浪静。

关于庙中所供的神祇“晏公”的原型和经历,在民间有很多个版本。

有说是元朝初年江西临江府一位姓晏的豪侠,嫉恶如仇,过世以后屡次显灵,洪武初年被封为“显应平浪侯”。

这是元代。

也有说是江中两根缆绳成精,被东晋道教净明派祖师仙人许逊收服,成为两位江水正神,一位是晏公,一位是萧公。

这是东晋时期。

但是宋代也有晏公的传说,文人称其为“都督晏元帅平浪侯”。

甚至还有说是海中妖怪,被妈祖收服,任命为部下总管。

没人知道这位庙中供奉的晏公到底是何方神圣,但是晏公文化发展的今日,经过无数文人百姓的加工和再创作,晏公在身份不明的情况下,其职能已经完全确定下来,就是作为水神平定风浪、保驾护航。

但是在有些地区也作为神来供奉。

那么常年靠河道吃饭的漕帮两总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