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 衙门讼事多(1 / 2)

锦衣大明 苏渔川 2280 字 11个月前

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的—《》第五十七章衙门讼事多

接下来的三天,梁叛没有办任何公事。

除了帮骡子料理下葬,每天去看看小铁的伤势以外,便都待在家里休息。

或者说等待。

第二天晚上,他等来了漕帮冯二的消息:

第一条是关于老头子的。

老头子已经答应,既然八指的死跟天草芥不相干,那么可以暂时不与倭人为难。

但是八指的仇一定要报,老头子的话说得很客气:“江宁县查案子有甚么进展,方便的话拜托跟漕帮通通声气。漕帮在南京市面上做生意,多受府县的父母的照顾,希望出一份力,帮助官府拿贼捉赃。”

第二条是康端的消息,他同意跟梁叛见面,不过康家的人带话说,康端现在伤势沉重需要静养,过得日以后,康家会派人带帖子来,专请梁叛上家吃酒。

梁叛为自己和张大老爷谢过了漕帮,并表示一有凶手的确切消息,一定通知漕帮晓得。

他还将老头子“希望出力、帮助官府”的那两句话,让县衙书办写了文书上报府里,要替漕帮请个嘉奖。

这是漕帮的事,第三天早上等来的是自己的事——避驾营真的要拆迁了!

就像老郑所说的,江宁县的房经纪们通盘出动,仿佛要打避驾营的居民们一个措手不及似的,一大早便从六角井和饮马巷两面夹击。

这些房经纪用随身携带的真金白银为攻城利器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在午饭之前就解决了拆迁范围内近半数的住户。

然而梁叛却在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去了。

当然了,这是老郑的“计谋”。

梁叛没兴趣去研究老郑那套拖刀计的原理和效用,大明的房产价格颇贱,他那半爿院子根本卖不上几个钱——秦淮河畔一套单进的小院也不过千把银子。

他那一间房,又是南门西这等破落地段,顶了天值得二三两。

梁叛穿着一身寻常衣衫,也没带刀也没带尺,信步走在避驾营巷子里,听见左右住家之中的邻居们和房经纪的争论和讨价,不由得微微一笑。

这些人很快便不再是自己的邻居了。

当然了,他虽然在避驾营里生活了十几年,但是同这些邻居们并不是很熟,也没有多少深厚的感情。

当他幼年孤苦的时候,避驾营的邻居们并没有给过他多少帮助,不过这并不表明避驾营的百姓们很冷漠、很无情,这在很大程度上,与梁叛的行事风格有关——他从不肯欠别人的情。

现在,他出门去,就是为了还一个人情。

要说这南京城里,梁叛欠人情的出处并不多,反倒有很多人还欠着他的情分,近些时日跟他人情恩义来往最密切的莫过于漕帮了。

但是他和漕帮之间纯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慷慨交情,而且来往愈多,便愈分不清哪方施恩多寡,渐渐难以计较,以至于不必计较了。

但是有一个人还没到这种交情,帮梁叛的也很多,这份人情不能不想办法还一还。

那就是俞东来。

谁知还没走出饮马巷,县衙皂班的老赵和老何两位皂隶便联袂找上门来了。

老赵叫赵甲喜,老何叫何得庆,同在南城住,向来孟不离焦焦不离孟。

这两个都是老熟人,前几日下浮桥断了,梁叛在桥头遇见的几个皂隶中,便是他们。

一见这两个人,梁叛一猜是张守拙回来了,二猜是衙门里有事要自己去处理。

老赵一开口,便印证他猜得不错。

“梁班头!大发利市!”赵甲喜高着嗓门抱拳,翘起脚尖便要作揖,“衙门有案子,张老爷请梁班头接差!”

“少他娘的来这一套!”梁叛照准赵甲喜的肩膀给了一拳,推得对方歪歪倒倒作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