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风吹舟子雨打城(1 / 3)

锦衣大明 苏渔川 2797 字 11个月前

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的—《》第二章风吹舟子雨打城

风吹舟子雨打城,城下秦淮歌舞声。

当年圣人征发处,乌衣巷口胭脂浓。

梁叛坐在孙楚酒楼的二楼,耳听着窗外激烈嘈杂的雨点声,手里闲翻着一本新订的诗集子,刚好看到这一首《雨中坐楼怀孙楚望秦淮》。

这部诗集子的作者,叫吕致远,生前是江宁县户房书办。

昨晚的确出事了。

梁叛和老周回到县衙的时候,张知县立刻屏退了老周和一干伺候杂役,告诉他一件事——下午酉时三刻,县衙户房吕书办被人一刀刺死在了西水关外的秦淮河边。

凶器是一把铁匠坊里随处可见的剔骨刀,胸口刺入心脏,一刀毙命。

可惜梁叛看不到尸体,没办法用尸检手段查到任何线索。

此案已经由黎县尉和捕班王班头在查,但是西水关外的商家住户抓了几十个,整整一夜都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来。

张知县命令梁叛绕过黎县尉和王班头,单独秘密调查此案。

单独秘密的意思,不是完全不让人知道,而是县里不出差票给他。

没有差票,就是不准动用官家身份,也不会得到县衙授予的任何调查权利,那就只能全看他自己想办法!

张知县知道,整个江宁县的三班衙役百十号人,最有办法的,就是梁叛。

梁叛没有问为甚么,不必问,张守拙也不会说。

只要在三天内找到任何可靠的线索,县里独赏花红一百两,如果抓住人犯,张守拙另从私帑之中再赠二百两!

梁叛接了,即便这样做很可能会得罪黎县尉和王班头。

花娘的赎身钱,就是三百两。

但是这个案子很难。

昨天下午到前半夜的那场大雨,把杀人现场的一切痕迹都冲刷得干干净净,只留下一具不明不白的尸体。

梁叛转头看了看酒楼窗外的雨,就和昨天的那场一样大。

这孙楚酒楼又叫“太白楼”、“醉仙楼”,是南京十六名楼之一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“楼怀孙楚”,坐落在南京城西水关外的秦淮河畔,距离吕书办被杀的地方,不足二十步。

孙楚酒楼外就是外秦淮,河畔一排河房早已被那雨幕遮盖住了,只有酒楼对面最近的那一座,还剩下模模糊糊的几道灰色轮廓。

远处三山门的城楼还在,连着一小段灰暗的城墙影子,其余的世界便一齐消失在了大雨的罩笼里。

二月的南京城,还鲜少有这样大的雨。

不知道吕书办在作这首《雨中坐楼怀孙楚望秦淮》的时候,是否也坐在此处,望着窗外的如此大雨,和雨中的悠悠秦淮?

这时噔噔噔楼梯声响,一名身披蓑衣斗笠的汉子冲上楼来,见面先拱了拱手,大笑着说:“梁五爷,多日不来关照鄙帮,怎么这等天气反而有所指教?”

这人嗓门又粗又大,但是说辞却是密不透风,显然是江湖上的老油子。

梁叛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子,将面前的热茶推到桌对面,指了指板凳,请那汉子坐下吃茶。

等那汉子支起斗笠,痛痛快快饮干一碗茶水以后,他才笑呵呵地回答:“冯二哥,咱们明人不说暗话,劳你大驾走这一趟,其实也是迫不得已——昨天我们江宁县的吕书办出了事,你不会不晓得吧?”

冯二哥打了个哈哈:“知道。”

除此之外并无他言,他是等梁捕快亮底,自己并不想主动开甚么话头。

其实这件事还没传开,整个江宁县知道的明面上还不超过十个数,但是冯二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消息灵通——正如梁叛所说的那样,明人不说暗话。

梁叛也没打算在口头上跟这种老江湖打甚么机锋,直接说道:“既然冯二哥知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