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火力不足(2 / 9)

个月以来,他不管轧钢厂的事名义上有这边的培训和工作要忙,另一个就是他不想参与到李怀德的上位战之中。

明明知道这种时候是残忍的,是阴暗的,是以毁灭一个秩序为前提来搭建一个秩序的过程,他不想这段经历成为自己未来的绊脚石。

所以卫三团的成立,以及他在其中担当的职务,在未来考察他这一段工作经历时,必然会作为一个有力证据。

局中人不会发现,在这么关键的时候,李学武,以及李学武所代表的那些关系网,会偃旗息鼓,以沉默的形式拒绝参与这场盛宴。

即便是牺牲了很多利益,可依旧不见李学武这一系的人站出来表现或者表达什么。

他们只在乎自己得到了什么,根本没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,什么都没得到的李学武更不在他们的关心范围内了。

什么都没得到,李学武并不可惜,这正是他和董文学定下的目标。

董文学想到的是,他们已经得到很多了,这一次李怀德上位,势必会均衡利益,不会让董文学和李学武的势力过于庞大,以致于影响了他的管理。

狡兔死,走狗烹,不能共富贵的道理自古有之。

轧钢厂杨凤山已经确定没落了,厂办一系将会受到排挤,谠组一系在红旗社那边牵扯较多,也是工作的对象。

接下来,唯有李怀德这一系,以及靠向他的那些干部才会接手轧钢厂的管理工作。

并不意外的是,程开元很快适应了现在的轧钢厂管理体系和格局,毕竟对于他来说,外来户看谁都是坐地户。

无论是谁当家,轧钢厂短时间内都不会轮到他做主,跟谁都是跟,所以并不在乎领头羊的更迭。

其次,他是做生产管理的干部,无论是面对杨凤山,还是面对杨元松,他都只有执行和管理的权限,现在有了管委会的身份,他的未来是要更宽广的。

其他人想的基本上差不多,上面模糊着,他们怕走错路,谁先走都无所谓,反正他们不想迈第一步。

跟着先迈步的李怀德一起走,错了都是前面的顶着,他们也好调头。

不过也有不愿意跟着李怀德一起走的,比如聂成林。

在这一个月以来,聂成林多次就生产和服务关系在会议上发表较为尖锐的意见。

其目的也是在为杨凤山活动更大、更多的转圜空间。

但他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,景玉农都沉默了,谁跟他一起为杨凤山站台?

杨元松现在颇有一种自食恶果的悔恨,如果不是他坚持平衡政策,李怀德也不会有今天,杨凤山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。

轧钢厂出现这么多的变故和问题,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。

一个管理无能,一个目光短浅,一个手段低微,就能判定他在未来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了。

李学武并不着急回轧钢厂,更不想过早的去面对春风得意的李怀德。

两人之间没有矛盾,更没有明确的利益纷争,没必要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威胁,或者说影响了他现在的心情。

热闹都是他们的,李学武只觉得闹的不够。

今天虽然是周日,可李学武还在工作,沙器之也自觉的加了个班。

本来他是不用来的,毕竟是轧钢厂的人,这边跟以往也不一样了,卫三团是专门给李学武配备了办事员的。

但是,沙器之不想同李学武疏远了,更不想像上一次去边疆那样,脱离了李学武的工作节奏。

两个人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全赖于他为李学武服务的时间长,经手的工作多,一旦分开时间长了,这种默契自然就消散了。

秘书和领导的关系就像是在搞对象,距离不会产生美,只会产生移情别恋。

所以沙器之经常来这边帮李学武整理材料,准备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