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别了,帝国(大结局)(1 / 3)

霍林格尔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,他看着前线的战报,翻阅着部下们的计划书,异常忙碌。

与法兰克的战争如火如荼,参谋部的任务非常繁重,以至于他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了。

从一沓文件里抬起头,霍林格尔看向一旁的照片,那是他与家人的合影,不由得,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。

克莱顿则是乘着火车,在赶回柏林的路上。他的心情很沉重,因为他在海德堡,看到了太多的死亡。

仅仅铁心勋章,就颁发了近千枚,要知道这都是在战斗中,有突出贡献者。

大部分阵亡的将士,是没有这枚勋章的,可想而知,这场战争,有多么残酷。

揉了揉额头,克莱顿在努力调整心态,他并非是冷血的战争机器,但是这一刻,他强迫自己,把那些负面情绪抛诸脑后。

帝国需要他,或者说,需要一名冷静的分析者。

克莱顿的位置非常重要,他的很多决策,关乎无数人的性命,甚至于关乎于这场战争的成败。

其他人可以畏惧,可以后退,但是他不行,他必须做回那个冷静的参谋部智囊,为这场中的德意志军团,献计献策。

“真是的,多愁善感的像个女人。”

克莱顿自嘲的笑了笑,随后把头,转向窗外。

海德堡的帝国军事学院里,吉拉尔科夫中校,正在办公桌前忙碌着。

他在审查教学计划,因为战争,军方要求加快教学进度,以便能让更多学员,尽快投入到战事当中去。

可是这把教学计划完全打乱了,他们不得不做出调整,导致现在所有人,都在疯狂调整着。

“该死的战争。”

作为一名中校,这话实在有些犯忌讳,但是吉拉尔科夫不管,他有好感的是这所名声赫赫的院校,而不是军队。

甚至于,看到自己的学员在战争中阵亡,吉拉尔科夫也会露出恼怒的模样,他觉得他们不应该这么快就死去,他们应该能够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才对。

这就是教员,一名爱护自己学员的教员。

埋头于教务的不止吉拉尔科夫,帕里西诺士官学校的希贝尔处长,一样被一沓一沓的文件和教务计划所包围。

战争让所有军事院校都陷入了挣扎,帕里西诺士官学校也不能幸免,但是在一沓文件里,他特别把其中一份,拿在手中,端详许久。

这是一份关于毕业生阵亡率的报告,帝国军队有详细的数据统计工作,包括各个院校毕业生的相关信息,这有利于他们调整教学方向,所以这类报告,每个季度,都会有一份。

但是作为院校的教官,谁都不愿意去看这样一份报告,那代表着又有许多曾经熟悉的面孔,从这个世界上消失。

揉了揉额头,希贝尔同样在叹息,他看着那些名字,有一些他完全没有印象,但是有一部分,却让他记忆深刻。

这些人都曾经出现在这所院校里,在教室,在操场,在礼堂,在宿舍……

这里留下过他们的欢声笑语,也留下过他们的感叹悲伤。

“该死的战争。”

希贝尔同样骂了一句,在这一点上,似乎所有教员,都达成了一致。

北海的海风在呼啸,杰瑟夫将军面色冰冷。

英格兰人依然封锁着北海的出海口,他们必须面对危急的情况,毕竟在海上力量对比上,英格兰人占据着绝对优势。

这还是在法兰克海军蛰伏在地中海的情况,一旦北海制海权出现逆转,杰瑟夫相信,那些法兰克人绝对不会放过攻击帝国北部沿海的机会。

战争是一场此消彼长的游戏,他们既要保证自己的主权,又要尽可能的减少损失,特别是主力战舰,德意志本就处于弱势。

尽可能的依靠海岸基地,比如空军,来做近海